阿毛,女 。1988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作品。1989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哲学专业,留校工作。2000年7月调入武汉市文联《芳草》杂志社任文学编辑,2003年7月调入武汉文学院任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武汉市第10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武汉市青联委员会委员。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挂职武汉市妇联宣传部副部长。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兼任《芳草》文学杂志副主编。2009-2010年度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
创作诗歌、小说和散文。主要作品有诗集《为水所伤》、《至上的星星》、《我的时光俪歌》,中短篇小说集《杯上的苹果》,长篇小说《欲望》、《谁带我回家》、《在爱中永生》,散文集《影像的火车》,诗文选《旋转的镜面》等多部。
荣获多项诗歌奖和小说奖。主要有1990年“莺歌杯湖北青年诗坛优秀奖”;1991年“海内外当代青年诗歌新人奖”;2002年荣获《芳草》小说奖;2003年荣获《长江文艺》诗歌奖;2007年荣获《诗歌月刊》年度诗人奖;2009年荣获华文青年诗人奖。
作品入选多种文集和选本。有几十首诗歌入选《中国年度最佳诗歌》、《中国诗歌精选》、《中国新诗年鉴》、《感动大学生的100首诗歌》等多种重要选本。包括在诗坛获得很大反响的《当哥哥有了外遇》、《午夜的诗人》、《爱情教育诗》、《女人辞典》等诗。其中《当哥哥有了外遇》因其“新鲜的口语和锐利的锋芒”等被卷入“新诗有无传统”、“口语诗是不是诗”的争议中。此争议从2003年5月一直持续到2004年底。被相关媒体称为“2004年最重要的诗歌事件之一”。同时,认为该诗为诗歌怎样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稍纵即逝的微妙感受,通向生命本真的真诚抒写,睿智而含蓄的理性思辨,自然而优雅的书卷气息,构成阿毛写作的多面体,使阿毛的作品在当代女性写作中呈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尤其是她的诗歌“有着宽泛而开阔的视野,深刻的思忖”,她善于“以激情的袒露和内敛的沉思,用女性的敏感抒写现代性的冲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