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曲艺与民俗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一)武汉曲艺与武汉民俗关系研究。从学理层面主要探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武汉曲艺的诞生与武汉独特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的关系;武汉曲艺与武汉民俗在历史上的互动关系;武汉曲艺与武汉民俗在当下的因缘。

(二)武汉曲艺传承人专题研究。针对何祚欢、张明智等一批武汉曲艺领军人物作深入的专题研究。从生态学角度还原曲艺作品、曲艺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曲艺传承人这一活的载体身上发现武汉曲艺独特的艺术品质和社会价值。

(三)武汉曲艺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拟从政策层面、市场层面、文化层面上为武汉曲艺和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二、武汉传统戏剧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围绕汉剧、楚剧、花鼓戏、皮影戏等传统戏剧形式,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剧种口述史研究。通过有针对性地采访和录制,以音像、文字等形式记录和梳理各剧种中有价值的第一手原始资料,进行相应的资料库建设,并研究其在中国当代戏剧发展史上的价值意义。

(二)传承人研究。对传承人进行跟踪采访,分析传承人的当代生存环境与传承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对保护、培养传承人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

(三)新编剧研究。研究新编剧民间生态根基的转型,探讨新编剧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提升武汉传统戏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命力。

三、武汉方言与民间文学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方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和交流的手段,也是一种文化理念甚至是价值观念的天然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形式,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地区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武汉方言研究。描写、解释作为文化遗产的武汉方言语音、语汇、语法要素的地域文化因子。通过武汉方言运用、传承和变异、交融,探讨城市语言对城市文化的促进关系。

(二)武汉民间文学研究。普查、搜集整理武汉地区的民间文学资源,根据武汉民间文艺中的语料,对其进行语音、语汇、语法以及语用的研究,探索方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运用的规律,分析方言在民间文艺中的作用和效用。

四、武汉民间艺术与名胜文化研究

研究主要内容: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应是一个开放式、综合性的研究过程和研究体系。除开其经济效益,名胜古迹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毋庸置疑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武汉地区的名胜文化遗产诸如黄鹤楼、古琴台等,既是风景独具的人文旅游胜地,也是传承与研究武汉地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该方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武汉名胜的民间文学研究。研究黄鹤楼的传说、归元寺中的罗汉塑像、龟山、蛇山的来历、木兰山的由来等武汉地区的民间故事传说。

(二)武汉名胜的民间美术研究。研究黄鹤楼、归元寺等武汉名胜中所隐藏的民间美术元素,例如黄陂泥塑的知名度很高,汉阳归元寺的五百罗汉和木兰山的神像就是它的传统代表作。归元寺五百罗汉是湖北黄陂王氏父子用九年时间塑成的。

(三)武汉名胜的民间音乐研究。研究古琴台等武汉名胜中所蕴含的古琴文化。古琴音色自然而浑厚,泛音、散音延绵而舒展,音乐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因此古琴的音乐与文化是该方向的研究重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