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日,在江汉大学非遗研究中心张汉军副教授的带领下,一群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热爱的学生踏上了前往孝感的旅程。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孝感徐惠彬老师的工作室,以及孝感雕花剪纸传承中心,旨在深入学习和了解孝南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承。
=
徐惠彬老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在剪纸领域造诣深厚。他的工作室犹如一座剪纸艺术的宝库,陈列着许多他个人创作的优秀剪纸作品。不仅如此,在近20年的时间里,徐惠彬老师四处奔走,收集了众多曾经老艺术家的精美剪纸。这些珍贵的剪纸作品见证了孝南剪纸艺术的发展历程,承载着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心血和智慧。徐老师将这些收集来的剪纸精心装订成册,系统整理,为孝南剪纸的研究和传承保留了珍贵的资料。
抵达工作室后,孝感孝南区文化副馆长池泉老师热情接待了武汉非遗社团的师生们。池泉老师长期致力于孝南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对孝南剪纸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她为师生们详细讲解了孝南剪纸的起源、发展与传承。据池泉老师介绍,孝南剪纸历史悠久。在过去,剪纸是当地民间妇女们表达情感、美化生活的重要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孝南剪纸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融入了更多现代元素和艺术风格,逐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徐惠彬老师的带领下,师生们随后前往孝感雕花剪纸传承中心。这里是孝南剪纸艺术的展示与传承基地,收藏了大量的剪纸作品。一进入传承中心,精美的剪纸作品便映入眼帘,让人目不暇接。在传承中心,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剪纸的起源和传承人脉络。孝南剪纸的传承历经数代人,每一代传承人都肩负着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的重任。如今,孝南剪纸已经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传承人,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为孝南剪纸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被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所震撼。从设计图案、选纸、剪刻到装裱,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艺人的匠心与技艺,体现了孝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师生们被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作品深深吸引,纷纷驻足欣赏,仔细观察每一幅作品的细节,深刻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此次非遗社团赴孝感交流学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亲身了解了孝南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内涵,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激发了对非遗传承的热情与责任感。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看,此次活动促进了武汉和孝感两地非遗的交流与合作。不同地区的非遗取长补短,共同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徐惠彬老师等孝南剪纸传承人的经验和成果,为非遗社团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
江汉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社团此次赴孝感交流学习活动圆满结束,不仅为师生们带来了难忘的学习体验,也为孝南剪纸与武汉非遗文化的交流与传承搭建了桥梁。未来,通过更多类似的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