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4日,湖北小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俐玲创作的《过早》在结业汇报演出舞台收获热烈反响,标志着由武汉说唱团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和江汉大学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承办的2025湖北小曲传承人培训班圆满收官。31名来自全省文艺院团的骨干学员通过为期七天的系统培训,成为江汉大学非遗研培模式的直接受益者。自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文化厅联合授牌成立“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来,江汉大学已成功举办六期湖北曲艺传承人培训,2022年团风培训班曾获文化和旅游部考评优秀,其成熟的“江大经验”在本次培训中实现成功复制。
结业典礼现场《过早》表演
结业典礼暨汇报演出大合影
本次培训深度实践“政府主导、学界主持、业界主训”的三界协同机制:武汉市文旅局非遗处处长张疆雁莅临开班仪式,显示对非遗传承人培训工作的重视;江汉大学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庄桂成教授团队主持设计“基础课-理论课-实践课”三阶课程体系有效助力本次培训班课程体系构建;武汉说唱团姚俐玲等国家级传承人担纲核心技艺教学,将多年舞台经验注入实训课程。绿岛社区作为实践枢纽不仅提供教学场地支持,更组织居民学员深度参与了培训过程;本次培训有意识推动“非遗进社区”,体现了专业院团与高校服务社会的共同意愿。
江汉大学湖北省非遗研究中心庄桂成教授发表致辞
湖北小曲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俐课堂教学
绿岛社区学员参与培训
培训成果通过“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三维度显现:学员完整呈现的天门碟子曲技法获在场观众热烈掌声;武汉电视台《江城非遗坊》课堂直播创七十万播放量,人民网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形成传播矩阵;江汉大学“遗”脉相承志愿服务队摄制的教学影像被纳入武汉说唱团非遗数字资源库。学员黄青等表演的《千古知音》作品获得热烈掌声,集中印证了“江大经验”培训模式的可复制性与借鉴价值。
碟子展示《薅黄瓜》
《江城非遗坊》课堂直播
人民网报道
湖北日报报道
极目新闻报道
节目《千古知音》表演现场
未来江汉大学将继续与武汉说唱团等专业院团共建实践基地,推动高校非遗人才体系建设。从开班仪式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陆鸣即兴弹唱“非遗薪火从今续”,到《过早》以热干面香气勾勒城市记忆,这场浸润“江大经验”的传承实践彰显了政府、学界与业界合力赋能非遗活态传承的创新价值。
开班仪式现场湖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陆鸣即兴献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