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发布者:王桂亮发布时间:2016-11-24浏览次数:529

一、基本情况

女,汉族,1976年3 月出生,湖北省武汉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当代小说研究和文艺思潮研究。2008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04年9月被评为讲师。2011年被评为副教授。讲授课程:中国当代文学、近20年来文学前沿问题研究、20世纪小说叙事学专题、当代作家作品导读。

  

二、发表论文情况

1.《泛道德化的市民写作——魏光焰小说创作的风格与局限》,《长江文艺》2001年第12期

2.《大学语文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理论的异同》,《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0期

3.《都市知识者的“乡怨体验”——马竹小说论》,《唐山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重建历史叙事的审美努力——评刘醒龙长篇小说〈圣天门口〉》,《阅读与写作》2006年第8期

5.《试论新世纪文学中“阉割情结”的文化隐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

6.《林斤澜论》,《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

7.《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8.《李国文创作论》,《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9.《新历史主义之后的当代革命叙事》,《小说评论》2007年第6期,获2009年湖北文艺论文奖

10.《“文革”中后期作家的分化与移位——兼论新时期作家的一种起源方式》,《名作欣赏》2007年第8期

11.《“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12.《葛水平小说论》,《当代文坛》2008年第1期

13.《要重视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文艺报》2008年1月2日

14.《手抄本小说的话语空间》,《粤海风》2009年第1期

15.《海子诗歌中乡土意象的三重内蕴》,《成才》2008年第11期

16.《文革主流小说的神谕话语功能》,《文学前沿》2008年第14期

17.《试论林斤澜小说的文体意识》,《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8.《文革主流小说的发生学探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9.《文革地下手抄本小说的话语空间——以传奇娱乐类小说为中心》,《艺术广角》,2009年第5期。

20.《试论方方新世纪小说的话语转型意义》,《人文论坛》,2009年12月出版

21.《论“后文革”语境中的长篇小说话语转型》,《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11期

22.《凸现、转换和见证——方方新世纪创作的转型与当代小说的几个重要话题》,《理论月刊》2010年第8期

23.《文革地下手抄本小说的话语特质与传播机制》,《南都学坛》,2009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19期论点摘编

24.《乡村知识分子的悲壮之途—评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天行者 >》,《武汉作家论丛》,2010年12月

25.《论<滴泪痣>中的日本美学特征》,《武汉作家论丛》,2010年12月

26.《当代乡村——民间叙事(1972至1982年)的渐变》,《人文论谭(第二辑)》,2010年12月

27.《试论专升本考试中大学语文之考试理念》,《湖北招生考试》,2011年1月

28.《大众化与文革主流文学的发生》,《石家庄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29.《新时期长篇小说(1976——1980)的前史分析》,《学习月刊》,2011年第12期

30.《20世纪70年代前期的小说创作和出版---从<海岛女民兵>和<大刀记>说开去》,《人文论谭》,2011年12月10日

31.《诗人在黑夜里喊故乡》,《武汉作家论丛》,2011年12月1日

32.《诗人在黑夜里喊故乡—— 田禾诗歌创作论》,《江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33.《“你是一个纯粹的诗人”》,《武汉作家论丛》,2011年12月1日

34.《中国当代乡土叙事的坚守者》,《武汉作家论丛》,2011年12月15日

35.《论“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特征》,《人文论谭》,2012年12月2日

36.《当代文学中的“人”与先锋作家的转型》,《文学新视野》,2012年第4期

37.《新时期之初长篇小说中的“神鬼叙事”——重读李国文的<冬天里的春天>》,《新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38.《论刘醒龙乡土叙事的美学特征——兼论当代乡土小说的历史化倾向》,《理论月刊》,2012年第7期

39.《阶级斗争叙事中的孩童视角——论文革儿童小说》,《人文论潭》,2013年12月25日

40.《楚地文化的史诗写作----评刘保昌的长篇小说《楚地王》》,《文学新视野》,2013年第5期

41.《论毛泽东诗词中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与书写》,《延安精神研究》,2013年12月16日

42.《刘醒龙创作年谱简编》,《长江丛刊》2014年第11期

42.《汉派小说的语言策略与武汉城市文化的书写——以方方的创作为中心》,《江汉学术》2013年第6期

43. 《70后作家笔下的爱与美》,《人文论谭》2015年出版

44.《从幽闭到敞开:林白小说中的地理空间意识》,《江汉学术》2016年第3期

45.《日常化写作的纵深与风景的发现——论李强诗歌中的抒情构成》,《江汉学术》2017年第1期

46.绽放在幽暗王国的花朵——丁东亚小说论》,《长江丛刊》2019年第6

47.《开声面自成一体--新世纪以来武汉文学再瞥》,《武汉宣传》2019年第9期

  

三、出版著作,教材情况

1.《20世纪70年代小说研究——“文化大革命”后期小说形态及其延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独著。

2.《历代杜鹃诗文大观》,副主编,,武汉出版社,2015年出版。

3.《当代文学6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参编。

4.《武汉作家论丛(第三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副主编。

5.《中国当代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参编。

6.《探索与创新》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副主编。

  

四、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1200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都市小说研究》,负责人,项目编号:2005Q0932007年结题。  

22008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文革后期小说的话语流变及其新时期演进》,负责人,项目编号:2008Q1962010年结题。

32009年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城市圈的崛起与武汉作家群的新世纪创作转型》,负责人,项目编号:200900000164,2010年结题。

42009年武汉市市属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武汉城市圈的文化建构与武汉作家群的新世纪小说创作转型》,负责人,项目编号:2009K056,2011年结题。

52009年《“文革”——新时期的小说话语转型》,负责人,2013年结题。

62011年湖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新世纪湖北作家群的文学影响力研究—以获奖作家的创作为中心》,负责人,项目编号:2011LW056 2013结题。

7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文学评奖与新时期文学观念的发生》,负责人,项目编号:2012G2282013年结题。

8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立项,《完全学分制视阈下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改》,负责人,项目编号:20132692016年结题。

92016年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十三五”规划年规划课题《学分制视域下高校中文课程的学生主动学习改革研究》,负责人,项目编号:2016C2342018年结题。

102013年湖北省重点人文研究基地一般项目《刘醒龙研究资料整理》,负责人,2014年结题。

112014年湖北省重点人文研究基地重点项目《刘醒龙研究(评传)》,负责人,2015年结题。

122016年武汉研究院课题《60——70年代武汉生活史研究》,负责人,项目编号:065700在研。

13. 2016年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研课题《湖北诗人研究》,负责人,在研。

五、参加学术会议

1.20079月“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新世纪文学的概念问题》

2.20077月“2007年全国博士生论坛(中国语言文学类),宣读论文《“文革”中后期作家的分化与移位》,论文被收入大会论文集。

3.200811月“18982008:中国新文学高层论坛”,提交论文《新文学中的革命话语流向》。

4.201112月江汉大学武汉作家作品研究资料中心发展研讨会。

5.201412中国当代文学年会,提交论文《莫言长篇小说创作与19世纪西方文学传统》。

6.20159月江汉大学“地域文学:中国经验与当代书写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主题发言《林白小说中的地理文化意识》。

7.20188月,湖北写作协会年会。


六、学术兼职

1.北省作协首届签约评论家

2.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成员

3.文论协会成员。

4.省写作协会理事

  

七、获奖情况

1.2011年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年度考核优秀

2.2011年优秀学生实习指导教师

3.2011-2012年度校优秀教学质量奖二等奖

4.2012-2013年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5.2014年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6.2014-2015年度教学实习优秀指导老师

7.2014年度师德风范奖

8.2015-2016年度教学实习优秀指导老师

9.2016年年度考核优秀

10.2016年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

11.2017年度“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先进个人

12.2017年度考核优秀


、服务社会情况

1.作为评委去汤湖图书馆参加“春满车都”征文评选,加强学校和开发区文化活动交流。

2.《武汉印象》丛书做鉴定意见,为高校服务地方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