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 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1-24浏览次数:298

 

近年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采取两种策略:对濒临灭亡又无法继续传承的非物质文化实施档案式存留,即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把非物质文化残存的“遗产”活动采制下来,归类存档;对具有活态的非物质文化,进行引导式创新,注入活性文化因子,推动非物质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其中那些具有市场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积极采取生产性保护措施,在利润的引导下带动规模性的产业开发。这些保护策略同时表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表述方式。中国历来就有著述地方民俗志书的传统,或在地方志中设有民俗记述的部分,分门别类地罗列描述民俗事象。钟敬文结合“民族志”这一资料之学引申出关于民俗事象记录的“民俗志”概念和学问,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在谈及“记录民俗学”时,他指出:“民俗是一种民众文化事象,对它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考察,它的资料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这就关系到民俗志的问题,我把它叫做记录的民俗学。”民俗志式的记录文本是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最通行、最便捷的方法。民俗志的编纂种类繁多,有地区性的、专题性的,重点是明确民俗志记录的时空维度和各类民俗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刘铁梁认为,尽管就某个社会空间而言,原本一体的民俗文化不同程度上已经被碎片化,但我们在调查研究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完整地理解和全面而深入地认知。从这个角度而言,民俗志的成功书写是民俗文化抢救和保护的前提。刘铁梁等人创导了“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调查模式和写作范式。这是一种突出地方文化特征,体现地方文化自觉的民俗志。以影像方式呈现的文化文本,成为今天人们乐于操作和鉴赏的重要表述形式。影像文化志通过摄像机或摄影机镜头,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期的、尽可能全方位的影像记录(拍摄);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结构、编辑和制作,以期能够为观众提供在文化层面上的恰当解释。亦即采用影像的科技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视觉与听觉的“深度扫描”。与线性的、高度抽象的语言符号相比,影像能够为理解意义提供包括语境在内的生动信息。文物不仅是有形的,也包括无形的,如器物所体现的科技、工艺、信仰等。通过搜集、陈列、保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事象相关的实物,配以图片、文字说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构筑起文化的记忆,也能帮助文化遗产的承传和延续。1995年起由人类学者主持的长江三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小组开始切入三峡淹没区的田野工作,以民族文物保护工作为出发点,进行多学科合作调研。由此可见,实物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构成部分,又是民众表述文化创造的形式,还是表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全方位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尽可能把散布于民间及各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收集、综合,经过研究梳理,建立较为完整的资料系统。超文本结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方式是以多种形式共存的文本,文字的、声音的、图像的、影像的,等等。通过这种超文本结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既可以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共时呈现,也可以有始有终、全面客观、历时描绘。因此,多种介质的分立与综合在一定意义上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表述方式。(节选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路径检讨》一文,作者王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博士后,上传于2014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