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潜江市民间皮影老艺人熊纯友在群艺馆为来自江汉大学美术学院的大学生演示传统皮影戏。江汉大学成立非遗传统艺术走访调查组专门对江汉平原非遗传统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进行调查和了解,收集相关资料,走访传统民间艺人,探寻传统艺术魅力精髓所在,并拍摄制作成视频资料片,通过江汉大学非遗网站平台向更多的人传播非遗传统艺术的起源、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江汉平原皮影戏是指流传在湖北中部的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市)、监利、洪湖、石首、江陵、公交、京山等县(市),具有相同特征的皮影戏。“皮影戏”,又叫“影戏”、“灯影戏”。江汉平原皮影戏以一张白色幕布为道具,表演者站在幕后支配影人,呈现影像给观众,说、唱故事,表演者一般为两三人。就唱腔艺术来说,江汉平原皮影戏主要有两大主腔:歌腔和渔鼓腔。“歌腔”即鸡鸣腔,又称“阳腔”,源于潜江市境内的古阳(扬)水。“腔不腔、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民歌,是我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它是潜江皮影戏的独特音调,分为六类音调板式:男腔、女腔、丑腔、杂花腔、天官赐福腔、八不就腔。“渔鼓腔”因演唱器具“渔鼓筒”得名,按其地域演唱风格费为天门渔鼓腔和沔阳渔鼓腔,其中沔阳渔鼓腔分为上沔阳渔鼓腔和下沔阳渔鼓腔。
江汉平原皮影戏的歌词创作多来自小说、文学诗集、各朝代的民间故事。脚本一般很简短,都是表演者根据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即兴作词。表演语言多为方言。据《沔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沔阳一带凡办会事、酬神就有唱皮影的习俗。解放前皮影戏还是人们过年、庆丰收、谢神、祭庙的主要娱乐活动。
江汉平原皮影的雕镂艺术,源于潜江的“汤格”和“郭格”。“汤格”皮影以“板影”为主,“亮影”为辅,采用阳雕阴刻的方式制作。纹身装饰花纹分为龙、凤、蝴蝶、菊花、万字梅花等各类图案,其刻工细腻。“郭格”皮影是在“汤格”皮影造型的基础上加以戏曲脸谱及戏曲人物装束后雕刻而成。其特色为在后背照光时,色彩透明线条精细,民族气息浓郁。雕刻材料多为牛皮。
“汤格”皮影传承人物为汤先成,系江汉平原皮影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汤格”皮影第八代传承人,2008年二十七岁的儿子汤瑞华已成为“汤格”皮影第九代传人。“郭格”皮影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刘年华,传徒何良田、赵善信、朱代雄、刘执慧等人,长期带领土地在江汉平原一代巡演,刘年华之女系江汉平原皮影雕刻艺术的下一代传人之一。
2006年5月20日,江汉平原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为了“江汉平原皮影戏”这多古老的艺术奇葩再放异彩,潜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先后收集整理一批专业书籍,对江汉平原皮影戏进行推广、普及、弘扬地域传统文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